蓮藕收成過程因鷺鷥飛舞,畫面非常和諧。而如何把蓮藕作物「洗」成粉,若未親眼看過,實在很難想像。
通常農夫不太會說「做蓮藕粉」,而是會說「洗藕粉」,是因為真的有這樣一個洗滌的動作,透過「洗」,才能把附著於蓮藕根莖中的澱粉搓洗出來,也把髒污泥土雜質洗掉。但洗過之後,更重要的步驟就是「沉澱」。
多肉怕水怕濕,所以一般多肉大都養在有遮棚的溫室,但宜蘭員山鄉枕山村這家「木渠多肉花果園」不是,他們是直接把多肉就種在戶外,任由它被風吹雨打日曬,慢慢適應宜蘭多濕多雨的氣候,結果幾年下來,這裡成了台灣極罕見的「戶外多肉庭院」。
台灣最常見的蜂蜜是龍眼、荔枝跟百花。都說龍眼蜜是蜂蜜之王,香氣最濃;荔枝則是甜度最高,百花蜜則是酸度最高。早年台灣人不愛酸,因此百花蜜較不受歡迎,但近年愈來愈多人喜歡百花蜜,就跟愈來愈多人喜歡紅酒的酸、咖啡的酸一樣道理,台灣愈來愈多人開始接受酸的滋味。
華榮市場距離捷運士林站1號出口步行只要5分鐘,市場周邊包含新光醫院、郭元益餅舖、神農宮等等這片區域,被士林人暱稱為「老士林」,因為整個士林地區最初是由這裡發跡,再逐步拓展到芝山岩與現今的士林夜市。
一般講到彰化小吃,多數人腦中浮出的不是肉圓就是焢肉飯,但這實在把彰化給想淺了。內涵豐富彰化,只是養在深閨,要怎麼玩怎麼吃?快來看這支影片,你就知道囉~
這一天,我們一群人搭了火車到彰化,租了YouBike,接著在viki與謝愛爾比姊妹帶領下玩了扇形車庫,逛了三民市場與民生市場,吃了彰化人藏在口袋裡的美食。從早到晚,彰化一日遊輕輕鬆鬆。
文.陳志東|首圖.陳志東攝 民
這些年,台灣最紅的茶樹品種之一就是「四季春」。四季春這茶樹應用範圍很廣,它不管做包種、紅茶、鐵觀音,甚至做高檔茶或便利商店的飲料茶都很適合,它可以高級、可以平價,最重要是它總是帶著很好的玉蘭花或桂花香,號稱台灣花香味最濃的茶。而且產量很高,一般茶樹一年頂多採收春夏秋冬四季,但它一年最少可以採收6次,甚至高達9次,一株茶樹品種年年為台灣創造數億商機。
這波士頓派是桃園新屋區農會田媽媽「新屋庄米點烘焙坊」前兩年推出的新商品,每週二跟五,四位住在新屋的田媽媽會放下自己原有的工作,來到這百年榖倉裡製作米波士頓派與多樣烘焙商品,這裡是她們的祕密基地,她們在這裡聊天、說笑、研究食材,然後揉麵團、調整烤箱、做派。看著他們一邊說笑一邊抹奶油,我心想,她們堆疊的不只是蛋糕,更是情感與歡笑。